發(fā)布時間:2008-10-17 17:08:15 訪問次數(shù): 崔嚴文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調查研究是做好組織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新的形勢下,搞好組織工作調查研究,必須在“實、新、效”上下功夫。
首先,要“求實”。一是選題要實。選題是否實,直接關系到組工調研能否出成果。選擇調研課題,要立足戰(zhàn)略性、指導性和超前性,既要放眼全國、全省的組織工作大局,更要立足本地、本部門組織工作的實際需要。當前,組織工作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很多,時間和精力不允許我們面面俱到,必須區(qū)分輕重緩急。從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出發(fā),抓住一兩個事關大局,實實在在需要突破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去研究。離開大局、中心任務和組織工作的實際問題開展調研沒有意義,不敢或不善于抓住組織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就沒有作為。二是調查要實。調查是研究的基礎,研究是調查的升華,不作調查,只搞研究,閉門造車,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空洞無物,毫無應用價值。搞組工調研也是如此,首先必須深入細致地開展調查,掌握充分的、真實的第一手材料,打好研究的基礎。調查的方法很多,有蹲點調查、問卷調查、跟蹤調查、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要根據(jù)選題的需要,運用好各種調查方法,最大限度地獲取各種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三是對策要實。對策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整個調研活動的靈魂。提高組工調研的質量,組工調研要出成果,必須在對策上下功夫。提出的對策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能用”、“管用”,真正能夠解決“怎么辦”的問題。
其次,要“求新”。一是觀念要新。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觀念創(chuàng)新,工作創(chuàng)新就邁不開步子。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睂嵺`證明,如果我們思想不解放,拘泥于已有的經(jīng)驗,用陳舊的眼光和觀念去調查研究,就會看不到新情況、新問題,就會對新情況新問題迷惑不解,不知所以,甚至心存疑慮,就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開展組工調研,要敢于大膽破除一切陳舊觀念,沖破一切思想禁錮,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思維要新。調研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迅猛發(fā)展的形勢,要求我們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必須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思維態(tài)勢。要掌握和運用唯物辯證法,在調研中進行辯證思維,改變就一個問題想一個問題的單向思維慣性,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觀察問題,多角度地思考問題,特別是要養(yǎng)成逆向思維的習慣。同時,還要學會超前思維,面對組織工作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善于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洞察事物存在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預見性的對策,保證組工調研始終跟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走在新時期組織工作的前沿。三是觀點要新。組工調研的成果最后一般都以報告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組工調研是否有新意,必須通過調研報告中的觀點反映。調研報告觀點新穎,讀后能使人賞心悅目,有所啟迪,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要善于提煉和歸納觀點,將調查研究的新成果通過新觀點反映出來。
第三,要“求效”。一是為領導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助手。要積極主動地運用調研成果為領導出主意,提建議,爭取領導的支持,使組工調研成果及時轉化領導決策。要堅持把組工調研成果是否進入領導決策作為衡量組工調研工作成效大小的重要標尺。二是為基層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服務。要積極利用調研成果幫助基層黨員干部釋疑解難,為基層開展工作“指點迷津”,指導基層解決組織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基層組織工作的開展。對一些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調研成果的轉化運用,可先進行試點,取得經(jīng)驗后再進一步推廣。三是加強對成果轉化應用的跟蹤調查。組工調研成果被轉化應用之后,調研工作并沒有因此而完結。要繼續(xù)跟蹤調查,檢查調研成果對指導工作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地方需要加強和改進,從而進一步完善措施,更好地指導工作。對于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總結成經(jīng)驗材料,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指導其他地方的工作,擴大調研成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