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8-16 08:46:24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
-
近幾個月來,筆者專門就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問題進行了專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從上到下,不僅在學,而且在用。一個新的學習熱潮正在興起,以學習促工作、強素質(zhì)的活動蓬蓬勃勃,方興未艾。一路走來,引起了筆者諸多感受和思考。
感受一:這次學習確實抓住了牛鼻子
2010年年初,中央發(fā)出《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后,全黨和各行各業(yè)都以各種形式開展起了大規(guī)模的學習活動。這次的學習動員之多、發(fā)文之多、報告之多、講座之多、活動之多、人數(shù)之多、投入之多,可以說史無前例。為什么這次動靜這么大、勢頭這么猛?筆者以為這次的要求不同以往,有它特殊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特就特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和主要領導人多次號召抓緊學習,后來逐步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等等,如今中央又提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目標,說明中央對抓好學習的認識在大步前進、升華,日益深刻。因為抓好黨組織的學習就等于是抓住了牛鼻子,就可以牽一發(fā)動全身,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今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強則國強,黨弱則國弱。只有抓好了黨自身的學習,才能帶動全社會、全民族的學習,才能促進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才能促成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在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情況下,文風、學風、作風、民風、政風等等,統(tǒng)統(tǒng)要靠黨風帶,黨風好,其他自然會好。中國要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要科學發(fā)展,要追趕世界強國,在國內(nèi)外形勢如此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沒有一支堅強有力的黨的隊伍,很難達到目的。因此各級黨組織應當深刻理解中央意圖,站在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以執(zhí)政興國的寬廣視野,認識學習,組織學習,只爭朝夕,學出成效,努力把所在的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成為其他組織學習的榜樣。
感受二:防盲目樂觀更要防淺嘗輒止
從調(diào)研的情況看,學習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一是將落實中央精神簡單化。上級發(fā)文,下級也發(fā)文,要求動員就開會,號召讀書就給大家買幾本,不能說沒抓。有的單位以會代訓,以講代學。一些單位是措施上了墻,書本入了柜,該忙啥還忙啥,學習只是說說而已。
二是將建設活動表面化。有人認為,現(xiàn)在提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過去抓學習沒啥不同,無非是看看報讀讀書,聽聽輔導寫寫心得,小會座談大會交流,用不著費太大勁。還有的認為學習是搞政治,用功夫多了影響工作。因而對學習既沒長遠打算,又沒深入思考,把學習當成軟指標,甚至是可有可無,學習和工作依然是兩張皮。
三是學習一刀切。不管什么人,是從事什么工作的,也不管什么文憑,從局級干部到普通員工,學的都是一個內(nèi)容,學習計劃都是一種標準,聽的是一樣的輔導,提的是同樣的要求,學習是“趕羊式”、“大撥轟”,以致普通員工“難消化”,領導干部“吃不飽”。
四是學習活動虛泛化。虛,是說片面理解中央精神,沒把學習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當成一件長遠、系統(tǒng)的大事來對待,僅當成一時的、應景的事,就學習抓學習,就活動搞活動,深不進去,實不起來,談不上什么時效和長效。泛,是說把學習搞得很俗,將組織生活、思想工作、文體活動等等,都給貼上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標簽,丟掉了這一活動的內(nèi)涵、實質(zhì)和目標,將這一具有深刻內(nèi)容的大事,變得標簽化、娛樂化、福利化。
五是比著花錢?,F(xiàn)在一號召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有的單位便堂而皇之地為學習上項目、搞投資,你發(fā)5本書,我發(fā)10本;你補300元,我貼500元;你給報銷80%,我報銷100%。學習應該講個成本,一定的投入是必要的,但不是說花錢多就學得好。如在“學習”這個漂亮的外衣下猛花錢,豈不背離了學習的初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