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4-16 10:40:05 訪問次數: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
“到村部去辦事,就像是到鄰居家去串門!”現在,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qū)雙樓村,村民們這樣說起“拆了高墻,沒了鐵門”的村委會,并稱之為“新家”。開放的村部,不但沒碎過一塊玻璃,反而產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辦事更方便了,村務更透明了,干群關系更融洽了……
為什么以往“鐵將軍”把門的高門大院,變成了村民人人愛去的溫馨庭院?正如一位村支書所說,拆掉的不僅是一堵有形的墻,更是推倒了干部與群眾心中一堵無形的墻。在這里,不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而是“有事辦事,沒事來聊”,拆除的是“衙門”習氣,構建的是親民形象、服務意識、公開作風,惟其如此,才能與群眾零距離,心貼心,打成一片,其樂融融。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伴_放式村委會”,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在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各級組織積極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的新探索、新經驗,也引發(fā)人們對于新形勢下如何搞好干群關系的思考。
信息化時代,社會成員間的交流交往空前便利,日益密切。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干群關系上,卻出現了這樣的悖論:交通工具發(fā)達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通信方式先進了,干部與群眾的溝通卻難了;干部學歷提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水平卻降低了。
這些現象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中存在的問題。這當中既有方法問題,也有能力問題,而歸根結底,是少數干部偏離了黨的群眾路線,在工作中忽視群眾利益,漠視群眾疾苦,輕視群眾訴求,甚至以權謀私,與民爭利,把干群之間的魚水關系,搞成了“油水關系”、“貓鼠關系”甚至“水火關系”。
俗話說,鍋熱餅才靠。在干群關系上,“只有缺少感情的干部,沒有不通情理的群眾”。干部對群眾怎么樣,直接決定了兩者近乎不近乎,和諧不和諧。同樣是農村基層干部,沈浩在小崗村,房門從來不關,晚上睡覺也不鎖,村民有急事就隨時敲門,“有困難,找沈浩”成了小崗村人的口頭禪;而河南睢縣的一個鄉(xiāng)長,對前來說事的農民擺架子、耍官威,農民只不過想拿他的茶杯喝口水,竟然招致了被拘留7天的粗暴對待,此事引起了各界強烈批評。
這種巨大的反差,印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對你有多親;你跟百姓有多遠,百姓就與你有多遠。
“民可近,不可下”。正反兩面的例子都啟示我們,干群關系要更加和諧,關鍵是各級干部在情感上貼近群眾,工作上為民服務,方法上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權力運用上透明公開,既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政府親近人民,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氨笥?,在結民心”。在機遇和矛盾同時凸顯、利益結構多元化的執(zhí)政環(huán)境下,如何通過更加民主、有序的途徑和方式,增進干部群眾的更多交融,促進干群關系的更加和諧?這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須臾放松不得、絲毫馬虎不得的重大課題。